“不过,丑话说在前头。”
“新法五策,有良有恶。”
“老夫觉得耗羡归公、养廉银、归土归流还是相当不错的。”
“朝廷眼下形势艰难,我等可不能把新法一杆子打死。”
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萧正亮说着,目光环视众人。
赵言等齐贤台主事,全都愣了一下,旋即缓缓点了点头。
“太师英明!”
新法中的耗羡归公,虽也有损坏他们的利益,但并不多。
此法受影响更大的还是地方上的官吏们。
像他们这种中枢大佬,基本看不上火耗这点蝇头小利。
剩下的养廉银,那更是妥妥的善政,没人会反对。
只要新法不动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就行。
再怎么说,齐贤台众人也不希望看到大楚就此亡了。
所以,只要不动他们的根基,一切都好商量。
“这就对啰,吾辈圣人子弟,岂会不希望朝廷变好。”
“新法良莠不齐,吾辈自然要明察秋毫,择其善政广而推之,凡是恶政皆要一一分析与陛下,此方为臣子之道。”
“行了,都回给陛下上书吧。”
萧正亮慢条斯理地说道。
众人闻言皆称善,而后一一起身告辞。
萧正亮则轻抚长须,面带笑容。
作为大楚最后的裱糊匠,萧正亮自然不是赵言等人能比的。
他很清楚,新法没有一条是恶政。
若朝廷真能顺利推行。
不说别的,给大楚续命五十年,甚至百年国运都不是问题。
但,还是那句话。
萧正亮生性求稳。
新法固然是好的,只是在眼下这种节骨眼上,很容易出乱子。
萧正亮不希望大楚进一步动荡。
所以,他对新法中最核心的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直接pass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