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仅有考虑北境安危的意思。
也有借燕秋的刀,杀项炎的意图。
但现在。。。。。。
刀被重新甩了回来。
燕秋听取了谋士文锦绣的提议后,竟亲自修书一封,交到了洛珩手中。
信中,燕秋的话说的很直白,没有任何拐弯抹角。
他道以项炎的阴毒,绝对会建议突奴人绕开镇北军防区,突袭代郡、云州两地。
而代郡吴九桂、云州将军两个废物,也绝对挡不住突奴人的铁骑。
就算提前提醒了他们也没用。
所以,他希望朝廷尽快把这俩人调走,安排真正的沙场宿将来镇守代郡、云州。
否则突奴一旦南下,大楚必有累卵之危。
原本这种事情,本该由他这个镇北大将军上奏朝廷才是,但朝堂大臣似乎对他很是忌惮,他出面上奏,朝臣必然会觉得他心怀叵测,欲独吞北境自立,故而才会排挤代郡吴九桂、云州将军二人。
反而若是由洛珩这位天子信重的绣衣都督私下向天子进言,或许更为稳妥。
他希望洛珩念在万千百姓的份上,能为国分忧云云。
看完书信,洛珩沉默了很久。
早在看原著时,他就知道燕秋这人,和苏云轩一样,是真正心怀天下苍生之人。
无非就是文武不同而已。
有时候他都觉得,这两人最后之所以会站队沐瑾妍,是不是因为对朝廷彻底失望。
觉得与其让大楚亡在异族手中,还不如索性亡在沐瑾妍之手?
毕竟,沐瑾妍以一介女儿身登临天子位,天然就难以服众,在这种情况下,她少不得会倚重他们这两个文武重臣。
但问题是,原著的结局。。。。。。却偏偏是沐瑾妍一封诏书,将五大主角一并收入了后宫。
至于之后是什么?
原著没写。
洛珩也不知道。
想了片刻,他令番子拿来舆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