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的诗词,要么就是通篇情情爱爱,要么就是以女子视角写闺怨,要么就是描绘大楚的奢靡繁华。
主打的就是一个浮华!
大楚的文人也以此沾沾自喜。
但苏云轩这首边塞诗一出,才让很多年轻文人知道了边塞的惨烈、壮阔。
虽说文人多不堪。
然而也有他们可爱、浪漫的一面。
很多年轻士子,被苏云轩的边塞诗给震到了,因此还引发了前往边关和写边塞诗的风潮。
但边塞诗只是让苏云轩崭露头角,让士林知道了有这么个少年才子。
真正奠定苏云轩名气的,是后面的一篇策论。
《突奴论》!
这篇策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境草原上突奴的隐患,以及大楚边军若不尽早改革的话,早晚挡不住突奴人的铁骑,直接将苏云轩的格局给打开了。
当世间大多数才子,还在和莺莺燕燕为伍,追捧着秦淮歌姬、青楼名妓之时。
却有一个年不过十五的少年人,孤身踏遍大楚北疆边境,甚至还和异族人有过数次小规模的交战,斩杀了好几个突奴。
这是何等的壮烈?
寻常才子又岂能比得上他半分?
彼时的朝廷,保德帝虽已经修仙,但朝堂还没到萧正亮一手遮天之时。
朝堂上,不乏有识之士。
他们自然能看出苏云轩的策论极具眼光。
突奴已日渐崛起,大楚边军却日渐糜烂。
长此下去,重现百多年前,异族铁骑践踏中原大地的一幕,也并非没有可能。
在这群人的推波助澜下,苏云轩的名头越来越响,被誉为大楚年轻一代第一人。
身为勋贵之后的沐瑾妍,也就在这个时候知道了苏云轩。
只不过,沐瑾妍不是个读书的料,也不像其他大家闺秀那般,喜欢诗词文章。
此刻她脑中虽想到了苏云轩,但仔细回想之下。
却发现。。。。。。她对于苏云轩的了解,仅仅停留在名气很大,才华很高等等表面印象上。
至于苏云轩写过什么诗词,哪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