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7章
端午节还未到,秦云眠,秦穆清等女便都期待着那天的到来,届时宫里同样也举办一次文会,谁能夺魁便有赏赐。
不过在端午节到来之前,却有一件事情在洛阳迅速传扬开来,那便是《金瓶梅》开始售卖了。
天微微亮,青云社西侧的青云斋便已经打开了铺门,一车车书籍送到了书铺当中。
书斋刚开门,便有十几个书贩拉着车过来,围在门口。
大虞固然强盛,但交通并不发达,大部分书籍传播都是通过书贩,书贩买了书,再加点钱在自己的店铺卖出,还能赚个几文钱,倘若量大,青云斋还会给出优惠的价格。
青云斋作为大虞最大的三家书斋之一,出版的书质量都不低,不过通俗小说却偏向于志怪小说,墨香舍经营的最多的还是一些闺中读物,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小众,因此它也是三家书斋最小的一家。
至于一品阁,背后是国子监,倒是很少售卖通俗读物,所售卖的书籍大多是科举读物,《大虞文集》也是一品阁在售卖的。
值的一提的是,去年江寒竟然有十几首诗词登上了《大虞文集》,前不久还得到了一笔不小的版权费。
不过,倘若不是担心引人非议,《大虞文集》恐怕有一半都是江寒的诗词。
“请问那本《天山大侠传》还有吗?我要买三百册。”看见青云斋开门,便有书贩上前询问。
“有的有的,一本三十文钱,你买三百册可以打个九折。”店员连忙道。
那书贩刚买完,便又有书贩上前:“最近《三国演义》可火了,一出来便被抢售一空,你们这里没有卖《三国演义》的吗?”
那书斋店员无奈道:“《三国演义》是墨香舍出版的,我们没有,不过我们最近倒是出版了一本不差《三国演义》的通俗小说,你要吗?”
“哈哈,吹牛吧?不差《三国演义》?《三国演义》保守估计可是卖出了三万册,你也敢说不差?”一听到店员这句话,书贩子立即哂笑道。
旁边还有买书的读书人,当即冷哼一声,说道:“《三国演义》剧情环环相扣,计谋百出,展现了三国的英雄气,描绘了壮丽的历史画卷。。。。。。你竟然敢说不差《三国演义》?”
又有读书人点头道:“就是,我也看过那本《三国演义》,实乃通俗小说的巅峰,可惜还没连载完。”
“云江居士那个狗东西几个月没更新了,前段时间一更新,又是到了高。潮就戛然而止,看得让人心痒难挠。。。。。。要是知道云江居士在哪里,我一定要去*他屁股!”有人气愤的骂道。
显然这人还是《三国演义》的狂热书迷。
青云斋的店员看见众人反应激烈,连忙道:“这本《金瓶梅》可是咱们大虞七大家之一,当世大儒顾清秋与其弟子江锋一起著作的,绝对好看!不仅如此,顾大儒还写了一篇前序,你们不信的话就先看十页,不好看再把书还给我!”
听到店员这么说,门外的书贩子,读书人也都面露好奇之色。
“哦?竟然是顾清秋所著的书?”
“顾清秋乃是当代大儒,名满天下,他著的书,那我倒是要买一本看看了。”
“顾老先生的书,我也要买一本。”
“江锋是谁?”
“不知道,无关紧要的人。”
当下便有人上前拿了一本《金瓶梅》,翻开看了起来,待看到第二页的确有顾清秋所写的序,也是相信这本书是顾清秋写的。
“二八佳人体似酥,腰间仗剑斩愚夫。虽然不见人头落,暗里教君骨髓枯。。。。。。好诗,好诗啊!这肯定是顾清秋写的,没有错!”
“嗯,也只有顾大儒能写得出这种诗句了。”
“咦,这故事似乎还挺有趣。”
“嗯?怎么有点,有点香艳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