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寰看着吃饱睡熟的孩子,“我们把她捡回来,也算是给了她第二次生命,再把她送走,我实在不忍。”
“我和你的想法一样,现在时局如混乱,又能将她送去哪儿呢。”沈清辞回道,“既然遇到了我们,也是她的命数。”
“那给她取个名字吧。”张寰取下女婴手腕上的手环,上面写的大人的名字。
“就叫,”沈清辞蹲在床前,“璐。”
“沈璐。”
几天后,二人为孩子办理了出院,将其带回了家中。
自此之后,为了抚养成人,张寰留在家中的时间开始增多。
1910年,冬
自1908年始,清廷内外的矛盾越来越尖锐,各地相继发生民乱,
一辆汽车行驶在香港新界临江的街道,副驾驶上的男人手中拿着几分报刊。
“四月十三日,因为米价上涨,长沙市城中发生了抢米事件,十五日,浙江嘉兴的肉商开始抗捐罢市,豆腐业罢工,并联合民众将警局捣毁。”
“五月,湖北也发生了抢米事件。”
“七月,因为捐税沉重,山东数万农民发生暴动。
“八月,浙江与安徽相继发生水灾。”
“九月,安徽以北数州府,因为连年灾荒,爆发民乱。”
“同月,苏北各州饥民抢夺粮食。”
“怪不得您先前不愿意租赁剩下的船只出去,而是用来运粮,现在到处都缺粮食。”男人折上报纸,抬头看着后视镜里,坐在后座的女人。
正行驶的车子,忽然一个急刹,让正在苦思的沈清辞回过神。
“怎么了?”她问道。
“有个人挡住了去路。”司机回道。
“我下去看看,请您稍等一下。”副驾驶的男人下了车,没过多久后回到车边。
俯下身小声道:“有人要见您,说是同盟会的人。”
“姓黄。”
是日夜
院中传来一阵声音,紧接着便有门开的声音,听见动静的小狗从大厅里跑了出去,并一路跟随在归来的主人脚下,活蹦乱跳。
“今天怎么这么晚。”张寰上前替她脱去外套。
“回家的路上见了一个人。”沈清辞疲惫的说道。
“什么人?”张寰挂好衣服,回到沈清辞的身侧。
沈清辞搂着张寰抱了片刻,随后拉着她坐下,“要变天了,很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