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将殿后折来的红梅枝,插进了一支空的陶瓶中,摆在了妆台上。
半个时辰后,中宫
姬蘅醒来后,殿中已备好了早膳。
“今日朝议,说了一些田地的事,变法受到了阻碍。”用膳时,子冉说道。
“是因为燕国的土地特殊吗。”姬蘅道。
“对。”子冉点头。
“剧昕的变法是参照列国,但是有些对燕国并不适用。”姬蘅提醒道。
子冉再次点头,并起身将一卷竹书放在了姬蘅的桌前。
“关于国家,你在齐国的时候已经了解了,所以我今日要与你说的,还是朝中这些大臣,还有各方势力。”
“大司徒邹衍,现在应该是燕国最德高望重的长者,通阴阳之术,年逾古稀,却鹤发童颜,这么多年了,他还是那个样子。”
“不过,燕国正是因为有他,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五谷。”
“上将军乐易,上卿剧昕,大宗伯子呈,大司空…”
“你将朝堂上这些势力,全部都告诉我了。”听着子冉的话,姬蘅开口打断道,“真的不害怕吗?”
刚至燕国时,姬蘅在中宫,几乎是被软禁,如果不是子冉与曹芷,她根本接触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。
曹芷是内廷的宫人,对于朝政也不知晓,燕人对于这位王后很是提防。
“如果你是希望,我能给出什么见解,或者是帮助,才告知的如此详细,那么我会尽我所能辅佐你。”姬蘅又道,“但是没有人比你更清楚燕国的情况,所以其实,你并不需要我。”
“而且,我对你们燕国也没有兴趣。”姬蘅继续道。
“需不需要,是由我说了算的。”子冉回道。
姬蘅还想说什么,但刚张开口,便有宫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。
“大王,王后。”
因是阳华殿的宫人,所以姬蘅急切的问道:“出什么事了?”
“襄君殁了。”宫人跪地道。
姬蘅听后,沉默了良久,随后才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。
子冉的目光一直在她身上寸步不离,生怕有什么闪失,她看着她起身,“阿蘅。”
她扶着重心不稳一直在后撤的姬蘅,但却被推开了。
“抱歉。”子冉看着姬蘅。
“大王。”姬蘅闭上眼,“那孩子本性并不坏,只是缺人教导。”
“我也没有做过母亲,但我知道,姐姐如果还在,就一定不会变成这样。”
子冉听出了她的自责之意,于是不顾她先前的推开,再次走近道:“子兴的事,很多人都有责任,他的父亲,他的长兄,我们这些最应该承担责任的人,都没有肩负起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,只有你,只有你。”
“我和你们不一样,在燕国,你们有那么多可以牵挂的人和事,但是…”姬蘅红着双眼。
子冉看着姬蘅的双眼,瞬间呆滞住,这一刻,她明白了什么,于是将她拉进怀中,闭上眼,轻声道:“我送你回齐国吧。”
“那里有你的母亲和兄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