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后,为先王守孝的燕太子兴正式继承王位,而在这一年期间,燕国的朝政完全落入了其长兄云中君之手。
根据舅舅辛吾留下来的书简,针对于燕国的弊政,子冉开启了对燕国朝堂的整顿。
不但延续且加大了黄金台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要地位,还修改了一些规则。
设于蓟城的黄金台,正式向天下征召有才能之士,不论出身,并且由燕国大宰子冉亲自策问。
凡是进入燕国为官,不管曾是哪一国之人,皆可凭借政绩与功勋升迁。
除了亲自挑选人才,子冉又令大司徒邹衍与上将军乐易坐镇黄金台,主持选拔。
二人皆非燕人,却都位列燕国的上卿,并握有实权。
此举很快便吸引了各国在其本国无法施展抱负的贤才。
——燕王宫——
“云中君。”乐易踏入殿内,并奉上了一简竹书。
近侍接过乐易手中竹简,转呈与子冉。
“这是?”子冉接过竹书。
“一名赵人呈至黄金台的。”乐易回道。
“赵人?”子冉遂将竹简打开,“赵国最近不是发生了大事。”
“是的,赵王之死引起了赵国的内乱。”乐易回道。
“所以他是赵臣。”子冉又道。
“大司徒看了一眼,说云中君对此人,一定会感兴趣的。”乐易道。
“哦?”子冉将信将疑的打开了竹书,“大司徒总是神秘莫测,难得听他会对谁做出评价,阴阳家都是这样的么,洞悉天地与时分,”但看完书简的内容之后,她的神色顿时大变,“这个人在哪儿?”她问道。
“在黄金台附近的馆舍。”乐易回道,“云中君最近政务繁忙,大司徒便将人替您留下来了。”
子冉很是高兴,“老师总是知道我想要什么。”
大司徒邹衍入燕十余载,曾担任过子冉的老师。
随后子冉起身又道:“我要见他,你替我安排。”
“是。”
——黄金台——
燕王裕所设立的黄金台,名为宴饮之所,但实际是为燕国招贤纳士。
驱车前往黄金台的路上,子冉又端详了一遍竹书上的策论。
而此刻的馆舍中,上将军乐易所派的人也已到达,并请出了献策之人。
“上将军说,大宰要于黄金台会见先生,车马已备好。”
跪坐在竹席上的人望了一眼窗外,“好。”
至黄金台,士卒将他引进会客的宴厅,接见他的人,就坐在宴厅的主位上。